英语翻译拒绝百度翻译= =...
1、马斯河谷事件(Meuse Valley fog):1930年12月1~5日比利时马斯河谷工业区
由于该工业区处于狭窄的河谷中, 即马斯峡谷的列日镇和于伊镇之间,两侧山高约90米.许多重型工厂分布在那里,包括炼焦、炼钢、电力、玻璃、炼锌、硫酸、化肥等工厂,还有石灰窑炉.12月1~5日时值隆冬,大雾笼罩了整个比利时大地.由于该工业区位于狭长的河谷地带,发生气温逆转,大雾像一层厚厚的棉被覆盖在整个工业区的上空,工厂排出的有害气体在近地层积累,无法扩散,二氧化硫的浓度也高得惊人.3日这一天雾最大,加上工业区内人烟稠密,整个河谷地区的居民有几千人生起病来.病人的症状表现为胸痛、咳嗽、呼吸困难等.一星期内,有60多人死亡,其中以原先患有心脏病和肺病的人死亡率最高.与此同时,许多家畜也患了类似病症,死亡的也不少.据推测,事件发生期间,大气中的二氧伦硫浓度竟高达25~100毫克/立方米,空气中还含有有害的氟化物.专家们在事后进行分析认为,此次污染事件,几种有害气体与煤烟、粉尘同时对人体产生了毒害.
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是世界有名的公害事件之一,1930年12月1~5日发生在比利时马斯河谷工作区. 在比利时境内沿马斯河24公里长的一段河谷地带,即马斯峡谷的列日镇和于伊镇之间,两侧山高约90米.许多重型工厂分布在河谷上,包括炼焦、炼钢、电力、玻璃、炼锌、硫酸、化肥等工厂,还有石灰窑炉.
1930年12月1日开始,整个比利时由于气候反常变化被大雾覆盖.在马斯河谷还出现逆温层,雾层尤其浓厚.在这种气候反常变化的第3天,这一河谷地段的居民有几千人呼吸道发病,有63人死亡,为同期正常死亡人数的10.5倍.发病者包括不同年龄的男女,症状是:流泪、喉痛、声嘶、咳嗽、呼吸短促、胸口窒闷、恶心、呕吐.咳嗽与呼吸短促是主要发病症状.死者大多是年老和有慢性心脏病与肺病的患者.尸体解剖结果证实:刺激性化学物质损害呼吸道内壁是致死的原因.其他组织与器官没有毒物效应.
事件发生以后,虽然有关部门立即进行了调查,但一时不能确证致害物质.有人认为是氟化物,有人认为是硫的氧化物,其说不一.以后,又对当地排入大气的各种气体和烟雾进行了研究分析,排除了氟化物致毒的可能性,认为硫的氧化物——二氧化硫气体和三氧化硫烟雾的混合物是主要致害的物质.据推测,事件发生时工厂排出有害气体在近地表层积累.据费克特博士在1931年对这一事件所写的报告,推测大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约为25~100毫克/立方米(9~37微克).空气中存在的氧化氮和金属氧化物微粒等污染物会加速二氧化硫向三氧化硫转化,加剧对人体的刺激作用.而且一般认为是具有生理惰性的烟雾,通过把刺激性气体带进肺部深处,也起了一定的致病作用.
在马斯河谷烟雾事件中,地形和气候扮演了重要角色.从地形上看,该地区是一狭窄的盆地;气候反常出现的持续逆温和大雾,使得工业排放的污染物在河谷地区的大气中积累到有毒级的浓度.该地区过去有过类似的气候反常变化,但为时都很短,后果不严重.如1911年的发病情况下这次相似,但没有造成死亡.
值得注意的是,马斯河谷事件发生后的第二年即有人指出:“如果这一现象在伦敦发生,伦敦公务局可能要对3200人的突然死亡负责”.这话不幸言中.22年后,伦敦果然发生了4000人死亡的严重烟雾事件.这也说明造成以后各次烟雾事件的某些因素是具有共的.
马斯河谷是比利时境内马斯河旁一段长24公里的河谷地段.这一段中部低洼,两侧有百米的高山对峙,使河谷地带处于狭长的盆地之中.马斯河谷地区是一个重要的工业区,建有3个炼油厂、3个金属冶炼厂、4个玻璃厂和3个炼锌厂,还有电力、硫酸、化肥厂和石灰窑炉,工业区全部处于狭窄的盆地中.
1930年12月1-15日,整个比利时大雾笼罩,气候反常.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马斯河谷上空出现了很强的逆温层.通常,气流上升越高,气温越低.但当气候反常时,低层空气温度就会比高层空气温度还低,发生“气温的逆转”现象,这种逆转的大气层叫做“逆转层”.逆转层会抑制烟雾的升腾,使大气中烟尘积存不散,在逆转层下积蓄起来,无法对流交换,造成大气污染现象.
在这种逆温层和大雾的作用下,马斯河谷工业区内13个工厂排放的大量烟雾弥漫在河谷上空无法扩散,有害气体在大气层中越积越厚,其积存量接近危害健康的极限.第三天开始,在二氧化硫(SO2)和其他几种有害气体以及粉尘污染的综合作用下,河谷工业区有上千人发生呼吸道疾病,症状表现为胸疼、咳嗽、流泪、咽痛、声嘶、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一个星期内就有60多人死亡,是同期正常死亡人数的十多倍.其中以心脏病、肺病患者死亡率最高.许多家畜也未能幸免于难,纷纷死去.
这次事件曾轰动一时,虽然日后类似这样的烟雾污染事件在世界很多地方都发生过,但马斯河谷烟雾事件却是20世纪最早记录下的大气污染惨案.
2、多诺拉事件(Donora smog): 1948年10月26~31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多诺拉镇
该镇处于河谷, 10月最后一个星期大部分地区受反报旋和逆温控制,加上26~30日持续有雾,使大气污染物在近地层积累.二氧化硫及其氧化作用的产物与大气中尘粒结合是致害因素,发病者5911人,占全镇人口43%.症状是眼痛、喉痛、流鼻涕、干咳、头痛、肢体酸乏、呕吐、腹泻,死亡<17人.
3、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Los Angeles photochemical smog event ):40年代初期美国洛杉矶市全市250多万辆汽车每天消耗汽油约1600万升,向大气排放大量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该市临海依山,处于50公里长的盆地中,汽车排出的废气在日光作用下,形成以臭氧为主的光化学烟雾.
4、伦敦烟雾事件(London smog incidents):1952年12月5~8日英国伦敦市
5~8日英国几乎全境为浓雾覆盖,四天中死亡人数较常年同期约多40000人, 45岁以上的死亡最多,约为平时3倍; 1岁以下死亡的,约为平时2倍.事件发生的一周中因支气管炎死亡是事件前一周同类人数的93倍.
5、四日市哮喘事件(Yokkaichi asthama episode):1961年日本四日市
1955年以来,该市石油冶炼和工业燃油产生的废气,严重污染城市空气.重金属微粒与二氧化硫形成硫酸烟雾.1961年哮喘病发作, 1967年一些患者不堪忍受而.1972年该市共确认哮喘病患者达817人,死亡10多人.
6、米糠油事件(Yusho disease incident):(Rice bran oil event)1968年3月日本北九州市、爱知县一带生产米糠油用多氯联苯作脱臭工艺中的热载体,由于生产管理不善,混入米糠油,食用后中毒,患病者超过1400人,至七八月份患病者超过5000人,其中16人死亡,实际受害者约13000人.
7、水俣病事件(Minamata disease events):1953~1956年日本熊本县水俣市
含甲基汞的工业废水污染水体,使水俣湾和不知火海的鱼中毒,人食用毒鱼后受害.1972年日本环境厅公布:水俣湾和新县阿贺野川下游有汞中毒者283人,其中60人死亡.
8、痛痛病事件(Itai-itai disease event):1955~1972年日本富山县神通川流域
锌、铅冶炼厂等排放的含废水污染了神通川水体,两岸居民利用河水灌溉农田,使稻米和饮用水含镉而中毒, 1963年至1979年3月共有患者130人,其中死亡81人.
庆城是什么省
很高兴为您回答:庆城位于甘肃省庆阳市基本情况庆城县位于甘肃省东部、泾河上游,地处陕甘宁三省区交汇地带,东邻合水,西濒黑河,与镇原县相望,南与西峰毗邻,北与环县、华池接壤。位于兰州至青岛、福州至银川、延安至九寨沟高速公路和西安至银川铁路四线交汇处,国道309线、211线、省道202线贯通全境,距离庆阳机场40公里,是庆阳北三县的交通枢纽,是西安、银川经济圈的重要节点。全县辖9镇6乡2个办事处,常住人口32万人,总土地面积2692.6平方公里,山川塬兼有,区域经济特征明显。县城坐落于群山环抱之中,两水环绕,形似飞凤,又名“凤城”。庆城县是华夏农耕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中医鼻祖岐伯在此与轩辕黄帝论医,成就了医学巨著《黄帝内经》,也是原陕甘宁边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源优势庆城县位于鄂尔多斯盆地的底部,油煤气资源储量富集,是长庆油田的发祥地和主产区,油井遍布全县所有乡镇共1000多口,全年原油产量140万吨以上;探明煤层气储量818亿立方米、煤炭储量50亿吨县内矿产资源丰富,尤以石油、天然气储量较大。近年来,全县大力培育苹果产业、草畜产业、瓜菜产业、苗林产业、中药材产业五大特色产业,发展速度较快、规模较大。庆城县是国家确定的“无公害果蔬”生产基地。盛产的红富士苹果为部优产品;黄花菜被国家外经贸部命名为“西北特级金针菜”,远销东南亚和西欧。庆城县是陇东农副产品加工贸易“旱码头”。农业生产产业规模持续壮大,苹果突出标准化示范片带建设,完成新栽4.3万亩,间伐改造1.2万亩,新建小型果库28座,培育优质苗木600多亩。草畜以推广舍饲养殖、疫病防控、良种繁育为重点,成立了羊产业协会,新建苏武万只种羊场,新增规模养殖场45个。苗林坚持整山、整沟、整流域推进,完成苗林结合培育16.7万亩,建成万亩以上示范点3个。中药材采取连片种植和果园套种等,推广种植黄芪、板蓝根等地产中药材3.7万亩。基础建设城乡面貌大为改观,抢抓国家棚改政策机遇,对城墙周边、药王洞、南门片区等区块进行了拆迁改造,古城墙加固保护、河道综合治理、县医院整体搬迁、三角花园广场、新区综合管廊等项目加快推进,庆阳民俗展览馆建设、东区集中供热、县城道路拓宽改造竣工投用,城市品位明显提升。加快马岭、玄马等重点乡镇综合开发,建成高楼杨塬、玄马柏树、蔡口集周家塬等“美丽乡村”,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城乡人居环境进一步优化。生态环境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全年全县大气污染物年均浓度分别为二氧化硫7.8ug/m3、二氧化氮15.2ug/m3、可吸入颗粒物(PM10)84.3ug/m3,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马岭东沟、纸坊沟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全年4个季度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标准,水质达标率100%;取缔庆城小学等4家单位小燃煤锅炉,并纳入城区集中供热,小锅炉淘汰完成率达100%,城区集中供热率达到95%以上;全年完成环保标志核发18915份(绿标17307份,黄标1608份),占任务的172%;制定了秸秆禁烧工作方案,加强监督检查力度,秆焚烧现象得到遏制。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推进。完成土桥乡佛殿湾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购置垃圾转运箱45个,人力保洁车10辆,三轮垃圾清运车1辆,设置项目公示栏1个;完成马岭东沟水源地环保设施补助资金项目建设任务,购置户外垃圾桶108个,自卸式垃圾清运车1辆。
乙醇汽油伤不伤车
首先可以肯定的讲,乙醇汽油是不会伤车的。全有那么多的地区在使用乙醇汽油,并且还要将乙醇汽油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如果伤车那还了得?不过乙醇汽油中的乙醇是有比较强的清洁性的,如果你的车燃油系统比较脏的话,初次使用乙醇汽油可能会把油箱及管路上的胶质等清洗下来,造成汽油滤芯或者喷油器堵塞,表现就是汽车加油不畅,加速无力,一般用几次自己就好了,不行就更换一下汽油滤芯,再清洗一下喷油嘴。此外,乙醇汽油燃烧后生成的水比较多,在北方有很多车的排气管锈蚀,或者在寒冷的冬季排气管里面积水结冰,导致汽车无法发动。这些故障与使用乙醇汽油有很大的关系。
那么使用乙醇汽油的车,与使用纯汽油的车,在动力、油耗等方面差距大吗?首先可以肯定的讲,差距是有的,具体有多大就不好说了。不同的车型、不同的驾驶员,会有比较大的差异。从理论上来分析应该是这样的:乙醇汽油是由90%的纯汽油和10%的变性乙醇调和而成的混合物,乙醇的热值是汽油的60%左右,这样计算下来,乙醇汽油的燃烧值大约降低了4%。也就是说,燃烧了同样多的汽油,使用纯汽油释放的热量更多,在发动机热效率不变的前提下,转化成的机械能也更多,汽车自然就动力更强,油耗也更低。
根据很多网友的反馈,使用纯汽油和使用乙醇汽油在加满一箱油的情况下,行驶的里程大约会相差50公里。比如某款车加满一箱纯汽油可以行驶600公里,那么加同样多的乙醇汽油只能行驶550公里左右。这一点我也求证过:我家在东北三线小城市,使用乙醇汽油,距离北京大约是七百公里。我内弟在北京工作,他每次从北京返回时,都可以一箱油开到家,但是他从家去北京的时候,就必须在接近北京的地方加一次油。这应该是乙醇汽油不耐烧最好的对比与佐证吧!因此,我对乙醇汽油更环保这一理念产生了深深的怀疑:虽然尾气中的有害物质含量降低了,但汽油消耗的更多了,排放的尾气更多了,有害物质的总量不还是没变吗?这样看来,乙醇汽油环保不就是一个悖论吗?
世界上重大的森林重金属污染事件有哪些啊
森林的不是很清楚啊!其他的知道一些:
马斯河谷事件
1930年12月1~5日于比利时马斯河谷工作区.炼焦、炼钢、电力、玻璃、硫酸、化肥等工厂排出的有害气体在逆温的条件下,于狭窄盆地的工作区近地层积累,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等几种有害气体和粉尘对人体起综合作用.一周内60多人死亡,以心脏病、肺病患者死亡率最高,几千人患呼吸道疾病,许多家畜死亡.
多诺拉事件
1948年 10月
26~31日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市南边的一个工作小城镇——多诺拉镇.镇处河谷,工厂很多,大部分地区受反气旋和逆温控制,持续有雾.大气污染物在近地层积累.估计其中SO2浓度为0.5~2.0ppm,并存在明显的尘粒.4天内发病者5911人,占全镇总人口的
43%,其中轻度患者占 15%,中度患者占17%,重度患者占11%,死亡17人,为平时周期的
8.5倍.
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40年代初期于美国洛杉矶市.该市三面环山.市内高速公路纵横交错,占全市面积的 30%.全市 250多万辆汽车每天消耗汽油约
1600万升,由于汽车漏油、汽油挥发、不完全燃烧和汽车排气,向城市上空排放近千吨石油烃废气、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和铅烟,在阳光照射下,生成淡蓝色的光化学烟雾,其中含有臭氧、氧化氮、乙醛和其他氧化剂,滞留市区.光化学烟雾主要刺激眼、喉、鼻,引起眼病、喉头炎和不同程度的头疼,严重时会死亡.其后1952年12月的一次烟雾中,65岁以上老人死亡400人.
伦敦烟雾事件
1952年12月5~8日于英国伦敦市.当时,英国几乎全境为浓雾覆盖,温度逆增,逆温在40~150m低空,使燃爆产生的烟雾不断积累.尘粒浓度最高达4.46mg/M3,为平时的10倍;二氧化硫最高达1.34ppm,为平时的6倍.加上三氧化二铁的粉尘作用,生成了相当量的三氧化硫,凝结在烟尘或细小的水珠上形成硫酸烟雾,进入人的呼吸系统,市民胸闷气促,咳嗽喉痛.约4000人丧生.尤以45岁以上的最多,1岁以下幼儿的死亡率也增加.事件后的两个月内还有8000人死亡.英国环境专家认为,伦敦毒雾,是英国森林遭到破坏,特别是与泰晤士河两岸森林被毁的潜在原因有关.
四日市哮喘事件
1961年于日本四日市.1955年以来,该市发展了100多个中小企业,石油冶炼和工作燃油(高硫重油)产生的废气,严重污染城市空气,整个城市终年黄烟弥漫.全市工厂粉尘、二氧化硫排放量达13万吨.大气中二氧化硫浓度超出标准5~6倍.
500米厚的烟雾中飘浮着多种有毒气体和有毒的铝、锰、钴等重金属粉尘.重金属微粒与二氧化硫形成硫酸烟雾,人吸入肺,能导致癌症和逐步削弱肺部排除污染物的能力,形成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以及肺气肿等许多呼吸道疾病,统称为“四日气喘病”,又称“四日型喘息病”,1961年四日市气喘病大发作,1964年连续3天烟雾不散,气喘病患者开始死亡.1967年一些患者不堪忍受痛苦而.1970年气喘病患者达300多人,实际超过2000人,其中10多人在折磨中死亡.后来蔓延到全国.到1972年为止,日本全国患四日气喘病患者达6376人.
水俟病事件
1953~1956年在日本熊本县水俣市.含无机汞的工业废水污染水体,使水俣湾的鱼中毒,人食鱼后受害.1950年出现了中枢神经性疾病患者和疯猫疯狗.水俣湾和新泻县阿贺野川下游有汞中毒者283人,其中60人死亡.1973年两次水俣病患者共900多人,死亡近50人,两万多人受到不问程度的危害.
世界环境污染“十大事件”
(1)北美死湖事件
美国东北部和加拿大东南部是西半球工业最发达的地区,每年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硫2500多万吨.其中约有380万吨由美国飘到加拿大,100多万吨由加拿大飘到美国.七十年始,这些地区出现了大面积酸雨区,酸雨比藩茄汁还要酸,多个湖泊池塘漂浮死鱼,湖滨树木枯萎.
(2)卡迪兹号油轮事件
1978年3月16日,美国22万吨的超级油轮“亚莫克?卡迪兹号”,满载原油向荷兰鹿特丹驶去,航行至法国布列塔尼海岸触礁沉没,漏出原油22.4万吨,污染了350公里长的海岸带.仅牡蛎就死掉9000多吨,海鸟死亡2万多吨.海事本身损失1亿多美元,污染的损失及治理费用却达5亿多美元,而给被污染区域的海洋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失更是难以估量.
(3)墨西哥湾井喷事件
1979年6月3日,墨西哥石油公司在墨西哥湾南坎佩切湾尤卡坦半岛附近海域的伊斯托克1号平台钻机打入水下3625米深的海底油层时,突然发生严重井喷,使这一带的海洋环境受到严重污染.
(4)库巴唐“死亡谷”事件
巴西圣保罗以南60公里的库巴唐市,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死亡之谷”知名于世.该市位于山谷之中,六十年代引进炼油、石化、炼铁等外资企业300多家,人口剧增至15万,成为圣保罗的工业卫星城.企业主只顾赚钱,随意排放废气废水,谷地浓烟弥漫、臭水横流,有20%的人得了呼吸道过敏症,医院挤满了接受吸氧治疗的儿童和老人,使2万多贫民窟居民严重受害.
(5)西德森林枯死病事件
原西德共有森林740万公顷,到1983年为止有34%染上枯死病,每年枯死的蓄积量占同年森林生长量的21%多,先后有80多万公顷森林被毁.这种枯死病来自酸雨之害.在巴伐利亚国家公园,由于酸雨的影响,几乎每棵树都得了病,景色全非.黑森州海拔500米以上的枞树相继枯死,全州57%的松树病入膏肓.巴登?符腾堡州的“黑森林”,是因枞、松绿的发黑而得名,是欧洲著名的度假圣地,也有一半树染上枯死病,树叶黄褐脱落,其中46万亩完全死亡.汉堡也有3/4的树木面临死亡.当时鲁尔工业区的森林里,到处可见秃树、死鸟、死蜂,该区儿童每年有数万人感染特殊的喉炎症.
(6)印度博帕尔公害事件
1984年12月3日凌晨,震惊世界的印度博帕尔公害事件发生.午夜,座落在博帕尔市郊的“联合碳化杀虫剂厂”一座存贮45吨贮槽的保安阀出现毒气泄漏事故.1小时后有毒烟雾袭向这个城市,形成了一个方圆25英里的毒雾笼罩区.首先是近邻的两个小镇上,有数百人在睡梦中死亡.随后,火车站里的一些乞丐死亡.毒雾扩散时,居民们有的以为是“瘟疫降临”,有的以为是“爆炸”,有的以为是“地震发生”,有的以为是“世界的来临”.一周后,有2500人死于这场污染事故,另有1000多人危在旦夕,3000多人病入膏肓.在这一污染事故中,有15万人因受污染危害而进入医院就诊,事故发生4天后,受害的病人还以每分钟一人的速度增加.这次事故还使20多万人双目失明.
博帕尔的这次公害事件是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因事故性污染而造成的惨案.
(7)切尔诺贝利核漏事件
1986年4月27日早晨,前苏联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一组反应堆突然发生核漏事故,引起一系列严重后果.带有放射性物质的云团随风飘到丹麦、挪威、瑞典和芬兰等国,瑞典东部沿海地区的辐射剂量超过正常情况时的100倍.核事故使乌克兰地区10%的小麦受到影响,此外由于水源污染,使前苏联和欧洲国家的畜牧业大受其害.当时预测,这场核灾难,还可能导致日后十年中10万居民患肺癌和骨癌而死亡.
(8)莱茵河污染事件
1986年11月1日深夜,瑞士巴富尔市桑多斯化学公司仓库起火,装有1250吨剧毒农药的钢罐爆炸,硫、磷、汞等毒物随着百余吨灭火剂进入下水道,排入莱茵河.警报传向下游瑞士、德国、法国、荷兰四国835公里沿岸城市.剧毒物质构成70公里长的微红色飘带,以每小时4公里速度向下游流去,流经地区鱼类死亡,沿河自来水厂全部关闭,改用汽车向居民送水,接近海口的荷兰,全国与莱茵河相通的河闸全部关闭.翌日,化工厂有毒物质继续流入莱茵河,后来用塑料塞堵下水道.8天后,塞子在水的压力下脱落,几十吨含有汞的物质流入莱茵河,造成又一次污染.
11月21日,德国巴登市的苯胺和苏打化学公司冷却系统故障,又使2吨农药流入莱茵河,使河水含毒量超标准200倍.这次污染使莱茵河的生态受到了严重破坏.
(9)雅典“紧急状态事件”
1989年11月2日上午9时,希腊首都雅典市中心大气质量监测站显示,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318毫克/立方米,超过国家标准(200毫克/立方米)59%,发出了红色危险讯号.11时浓度升至604毫克/立方米,超过500毫克/立方米紧急危险线.中央当即宣布雅典进入“紧急状态”,禁止所有私人汽车在市中心行驶,限制出租汽车和摩托车行驶,并令熄灭所有燃料锅炉,主要工厂削减燃料消耗量50%,学校一律停课.中午,二氧化碳浓度增至631毫克/立方米,超过历史最高记录.一氧化碳浓度也突破危险线.许多市民出现头疼、乏力、呕吐、呼吸困难等中毒症状.市区到处响起救护车的呼啸声.下午16时30分,戴着防毒面具的自行车队在大街上,高喊“要污染,还是要我们!”“请为排气管安上过滤嘴!”.
(10)海湾战争油污染事件
据估计,1990年8月2日至1991年2月28日海湾战争期间,先后泄入海湾的石油达150万吨.1991年多国部队对空袭后,科威特油田到处起火.1月22日科威特南部的瓦夫腊油田被炸,浓烟蔽日,原油顺海岸流入波斯湾.随后,占领的科威特米纳艾哈麦迪开闸放油入海.科南部的输油管也到处破裂,原油滔滔入海.1月25日,科接近沙特的海面上形成长16公里,宽3公里的油带,每天以24公里的速度向南扩展,部分油膜起火燃烧黑烟遮没阳光,南部降了“粘糊糊的黑雨”.至2月2日,油膜展宽16公里,长90公里,逼近巴林,危及沙特.迫使两国架设浮拦,保护海水淡化厂水源.
这次海湾战争酿成的油污染事件,在短时间内就使数万只海鸟丧命,并毁灭了波斯湾一带大部分海洋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