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在二战中期研制出了防空炮用的近炸引信是什么原理
二战美军使用的一款近炸引信近炸引信主要的发展目的是对付空中的飞机,而最初的发展被认为比较有可能实现的,是采用光电感应型与无线电波感应型两种。而所谓光电感应型就是根据目标反射的光线,转换成电路信号去激发引信起爆,类似的设计被用在德国空军,在二战末期在某些飞机的机翼上安装垂直发射的火箭,这些飞机在拦截美国轰炸机的任务时,当飞机感应到轰炸机的阴影时,就会自动发射火箭弹。由于引爆的时机是来自目标的光影效应,按理来说,杀伤的效果会比较显着。可是,光电感应信管有一个很重要的关键,那就是目标的影子,如果使用环境上的光线不够,或者是周边物体形成反射,这种引信的效果不是很差,就是会很不稳定。更不用说,这种引信是无法在夜间使用的!而用无线电信号作为感应起爆的近炸引信,理论上这种引信的效果会比较稳定,也比较好。只不过,在当时难度最大的关键是如何把相关的电子零件塞入大小不一的引信当中,而且能够抗拒炮弹发射时的加速率,震动,以及温动变化等等。不像是现在的电子装置,是以集成电路为基础,当时用的则是真空管,就是以玻璃为主的真空管!想一下,把一个真空管从放大机拔起来,当皮球扔来扔去,大概玩不了几次就会坏了。把这个东西要放进炮弹内打出去耶!还不能破掉,这个难度对于当时的技术来说相当有难度.....二次大战中使用的VT近炸引信,主要结构是使用弹壳为天线。信管内藏真空管无线电波发射器,通电后向外放出180至220的无线电。当弹体接近反射物体时,部分电波被反射。随着炮弹与目标距离减少,多普勒效应使反射电波在发射器的电流内造成200-800赫的低频讯号。这信号经过过滤及放大。当讯号强度超过一定限度时,便进行起爆。整个装置要抵受火炮射击时超过20000倍地球重力的加速,与及每秒500转的自旋,同时还必须小到可以安放在炮弹的弹头之内。 当时美国海军是第一个提出这个需求与进行研究的军种,开始研发的时间也是在1940年夏天的时候,主要负责执行的单位是刚刚成立的国家国防研究委员会(Natioanl Defense Research Committee,简称NDRC)麾下的Division A的Section T。一开始的时候,他们是要研究可以做为近炸引信的信号来源,只不过,研究单位很快的就得到类似英国的结论,才将重心放在无线电引信上。之后,英国来到美国交换研究资料,最终商议决定由美国方面来主力开发。后来开发成功之后,按照美国海军、英国海军、美国陆军、英国陆军的顺序依次交付引信。因为美国海军的需求提出的最早。而在作战中,也得益于近炸引信让美国海军对空防御能力增强,可以利用比原来少数倍的打下更多的日本战机,(比如击落一架战机需要近炸引信炮弹500发,但是普通炮弹则需要至少2000发)让美国在太平洋战场上减少大量的伤亡。近炸引信在二战初到1944年之间都是盟军的高度机密严防流失。直到1944年之后禁令才解除。
高射炮的炮弹问题为什么高射炮打到天上会有一团烟雾,别的炮好象没有
普通的炮一般都采用触发引信,也就是接触到目标才爆炸!
而高炮因为执行的是防空任务,所以它的炮弹一般都是延时引信和近炸引信.
延时引信就是设定的炮弹在打出去之后多少秒内爆炸,这样的作用就可以在特定空域形成一片弹幕,用爆炸的弹片来杀伤在此空域飞行的战机,这样,即便是不直接命中也会起到一定的效果!
近炸引信.顾名思义就是炮弹只要一接近飞机,那怕是擦肩而过也会爆炸,靠弹片来起到有效杀伤的作用,现在很多先进的高炮炮弹都采用多重引信!
你看到的烟雾就是高炮炮弹在延时引信作用下在特定空域爆炸形成的!
二战时德国为什么没有研制出高射炮弹无线电近炸引信
二战时期德国人也研发了近炸引信,但是他们的研发思路与美国人却截然不同。美国人研究近炸引信是走的电子管小型化与频敏捷变电阻(晶体管的前身)组成的主动式近炸引信,既近炸引信在工作状态下主动发射无线电信号在炮弹接近目的时接通起爆电路。这种引信的难点是电子管小型化与能经受强大的重力过载以及频敏捷变电阻的制造难度,以当年的科研水准也只有美国佬能作到,当年美国人付出了4年与上亿美元的投入(值现在的数十亿美元)。而德国人由于当年的国力已经是无法承受主动式近炸引信的研发投入,他们采取了了无线电半主动近炸引信工作原理,既雷达照射目标的同时无线电近炸引信在接近目标时当接收目标反射雷达波的强度达到了确定值时引信起爆。这种引信工作原理与制造简单零部件少,对电子管小型化不那么苛求。但是这种引信体积比较犬只能用于88㎜以上的,而且研制成功时已经是1944年底了已经是不可能影响战争进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