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凭明朝那大刀长矛郑和的船队真的有能力搞殖民吗
明朝时期可不只大刀长矛。明成祖朱棣当时忌惮少数民族骑兵,组建了有名的“三大营”朱棣五征漠北,三大营曾经大放异彩。三大营包括:三千营三千营的前身是朱棣靖难之时立下大功的“朵颜三卫”。朵颜三卫以蒙古骑兵为主,也就是为雇佣军为主。但是,朱棣即位之后让这些蒙古骑兵作为明朝的国防力量是极不稳定的,后期变成以汉人骑兵为主的,当然虽然名字叫“三千营”实际人数不止三千人。五军营五军营是朱棣即位之后,抽调各地精英。组建的一支,主要以步兵为主,也有一部分骑兵。主要分为中军、左哨军、左掖军、右掖军、右哨军。神机营神机营相当于明军火器部队,也相当于明军部队中炮兵部队。主要由火铳和炮兵组成。朱元璋即位之后大肆功臣,而沐英作为朱元璋养子得以幸免。朱元璋派沐英镇守云南。当时的云南民风剽悍。沐英创建了以神机营为主的战术。即将神机营分为三队,发现敌方骑兵之后,第一队发射火铳,发射之后立即后撤,第二队发射火铳之后,第三队补上,此时第一队已装填完毕。以形成强大的火力网。沐英这一战术领先世界二百年。后来,明成祖朱棣对沐英这一战术加以改进。面对少数民族骑兵,神机营作为第一队,大炮轰击敌方骑兵后继部队,神机营射击敌方骑兵前方部队,以减少敌方骑兵冲击力的效果。之后神机营从容收起火铳退入己方后排。三千营的骑兵从阵型中杀出,和敌方短兵相接,最后五军营一起杀出。而明军大炮可以一直轰击敌方后继部队。简单来说,就是先拿大炮火铳轰、然后骑兵上、最后步兵上。七下西洋是宣扬国威的好机会,以朱棣的性格没理由不带火铳大炮之类的热兵器。据史书记载,郑和舰队中明军的船分为宝船、马船、战船、座船、粮船、水船。最大的船为“宝船”,也是郑和的帅船,主要用于军事指挥和接待外国使者。这种宝船郑和舰队中仅有四艘。史书记载宝船长四十四丈四尺(约合132米),宽十八丈(约合53米)。船体深12米,吃水8米,船壁高1.5米,载重为7000吨,宝船分为上下四层,锚重有几千斤,要动用二百人才能启航。郑和舰队有船不下二百艘,而战船作为保护舰队重中之重占很大一部分,装备火炮、火箭等装备。因为其担任航行安全的责任,需要其灵活,战船长约18丈(约合53米),宽六丈五尺(约合18米)。据军事专家唐志拔教授研究,郑和船队的每艘战船上装备的兵器有以下几类:冷兵器类,有弓、弩、标枪、砍刀、钩镰、撩钩、小镖、梨头镖等各种10—15把,还有防备冷兵器的头盔、藤牌每人一付。这些冷兵器主要用于陆上战斗,也可应用于海上接舷战。燃烧性火器类,有火球、火蒺藜、火药箭、火枪、铁咀火鹞、烟球,每种10—100个。这种燃烧性火器可用于陆上战斗,也可以用于海上战斗。当这种燃烧性火器击中敌方船只或船具时,会燃起大火,烧毁敌船。爆炸性火器类,有铁火炮、神机石榴炮,每种50—100门。朱元璋即位之后,积极发展邦交关系,曾经在《皇明祖训》一口气列举十五个不征讨之国。朱棣继承了朱元璋的意志。由于当时是世界强大的国家,自然没有发展殖民地的想法甚至在郑和下西洋的过程中帮助别的国家稳定内政,征讨海盗。是当之无愧的仁义之师。